奇琴伊察 – El Castillo羽蛇神金字塔

短序

2019年的聖誕節假期,我和 C 披著猶加敦半島和煦的陽光到訪位列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奇琴伊察(Chichén Itzá)。現在回想起來,不知當初究竟是為了一睹名聞遐邇的奇琴伊察而決定去坎昆一遊,還是為了在坎昆遠近馳名的白沙海灘悠閒避寒而順道參觀奇琴伊察呢?無論答案為何,從多如繁星的旅行套裝與遊覽車團客就可以確定,奇琴伊察對於造訪坎昆的遊客們而言,都是不想錯過的遊訪聖地。

我們出發去墨西哥之前,由於行程短促不打算自行租車,便透過網路預訂從坎昆出發的當地一日遊套裝行程。事後覺得,如果待在坎昆的時間充裕,其實租車自駕是一個更佳的選擇,還可以一同參觀鄰近奇琴伊察的數個馬雅文明遺址群。不過,對於跟我們一樣時間相當有限的短遊旅客來說,一個半日或全天包含餐飲交通的套裝行程是僅剩的最佳解了。

奇琴伊察
園區入口的馬雅曆法指標

交通

為了盡量避開恐怖的大量遊覽車團客,我們參加的是清晨五點多出發的小團,只有10人左右。從坎昆至奇琴伊察的車程近三小時,司機會一一到各團客下榻的旅館接送。出發後一個小時左右抵達休息點,多數遊客會在這個休息點依照不同的行程重新分配所屬車輛。

參加團體行程的好處之一是凡事皆有導遊打理。我們的車上備滿冰飲、礦泉水、水果以及多種餅乾零食,導遊也會在途中介紹景區資訊,解說許多馬雅文明的相關知識,讓大家在正式參觀景點之前能夠有基礎的背景知識。整體而言是一趟不算太辛苦的車程。

奇琴伊察
園區開門前已有眾多遊客等待參觀
奇琴伊察
奇琴伊察
我們的入園時間早到連紀念品小販才剛開始擺設商品準備營業

奇琴伊察遺址

奇琴伊察是馬雅文明古典期極為重要的遺址群,與許多鄰近的馬雅城邦甚至遠至內陸的阿茲特克文明都有貿易與戰爭的交流紀錄。文化互動與傳播也在馬雅遺址的建築形式與工法上留下影響的痕跡。

入園之後通過一條小徑,不到三分鐘的路程,奇琴伊察最具代表性的卡斯蒂略 (El Castillo) 羽蛇神金字塔立刻映入眼簾。羽蛇神是中美洲多個文明共有的信仰,不過馬雅人稱為「Kukulkan」而阿茲特克人則以「Quetzalcoatl」為其名。

奇琴伊察的建築以石造與木製為主。目前遺留下來的多為石造神廟、宮殿、市場、球場等設施。參觀時不禁令人一邊想像一千五百年前的人們在這裡的生活究竟是何樣貌?

奇琴伊察
一入園即可看見顯目的羽蛇神金字塔
奇琴伊察

蹴球場

許多中美洲遺址都有蹴球場這個設施,奇琴伊察自然也不例外。我們從西北方開始參觀景區,第一站即為古代中美洲規模最大且有代表性的蹴球場。球場全長超過160公尺。兩側有看台,為古代城邦君王觀賞比賽之用。比賽進行時除了市民之外,還會有神職人員觀賞,因為球賽與獻祭文化高度相關。

奇琴伊察
球場一側坍塌後的觀台
奇琴伊察
球場全景

球場的兩側高牆牆角,繪製有許多球員與戰士的樣貌肖像。中美洲的蹴球賽是兩方球員以手肘、腰部、膝蓋或臀部擊球,目標是將球穿過對手的石環的中洞進而得分。平時可以是休閒活動,但是正式比賽有重要的宗教意義 – 其中一方在比賽結束後會成為供品被獻祭。馬雅文明的活人獻祭據說是取出心臟祭神。

奇琴伊察

導遊在介紹球場時,要我們猜猜究竟是球賽獲勝還是落敗的一方將成為祭品。多數的遊客用現代「成王敗寇」的想法,猜想是敗者成為供品。不過也有另一說法表示「獻祭」的本質是為了敬神,只有勝方才能夠加冕榮耀成為祭品奉獻彰顯對於神祇的熱情與誠心。到底哪一派的說法才正確呢?導遊表示目前尚未有定論,依然眾說紛紜,大家可以依照自身的價值觀去自由想像、選擇、相信任何一派的論點。

奇琴伊察

球場的牆非常高,我們站在牆邊往上望,實在無法想像古代馬雅人到底如何只用手肘、腰部和屁股擊球使其穿過窄小的孔洞得分。這球賽到底要打多久才能分出勝負?

奇琴伊察
孔洞實在太小了
奇琴伊察
球場另一側的觀台

武士神廟

參觀完球場之後,我們便轉往武士神廟。以前的球賽結束之後,居民與「即將被獻祭者」也是與現今的遊客一樣,群聚往武士神廟前進。祭品必須沐浴淨身並完成多道宗教儀式,最後登上神廟頂端的木造建築執行獻祭儀式。武士神廟也是階梯狀的石造金字塔式建築,最頂端的神廟入口有一尊代表性的「Chacmool」雕像。這個雕像型態在許多中美洲的文明也很常見,就是一個作為祭品的人半躺呈現端獻供品的姿勢。

奇琴伊察
最上方立柱之間可見一個「Chacmool」雕像

獻祭儀式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社交與宗教活動。許多民眾會出席參與,因此武士神廟的周邊也有其他石柱遺址,多為大型市集還有聚會之用。儘管規模沒有武士神廟龐大,此類建築也都是奇琴伊察具有高度社會群體活動與大量居民的見證。

奇琴伊察

整個奇琴伊察遺址目前仍在進行開挖與修復工作。每年都有各國的專業考古研究者和技術人員從歐洲與美國至墨西哥協助考究與復原計畫。園區內也時時可見樹影搖曳之中顯露的一片坍塌廢墟。「開挖遺址之後是否在原地復原?」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多有爭論。有人認為復原遺址某種程度上便破壞了其本身的歷史價值與意義,也有人覺得修復之後才能帶給往後的人們更多教育意義與資訊因而促進大眾對於歷史的重視與關心。個人認為,墨西哥政府比較傾向後者的思維,其中觀光產業的無限商機價值或許也是評估考量的一大因素。

奇琴伊察
開挖整理中的遺址
奇琴伊察
廣場旁有羽蛇神頭形雕刻的單階平台

El Castillo 羽蛇神金字塔

終於來到了奇琴伊察的標誌 – 羽蛇神金字塔!這個建築位在整個遺址的中心,是一座非常工整對稱的四面石造金字塔。每面有91階樓梯,四面總和364階,加上原本塔頂的神廟也代表一階,總共便是365階,與現代使用的太陽曆完全一致。

金字塔設計建造時參考馬雅曆法計算時間與角度,每年春分與秋分的日出和日落,陽光灑落會在金字塔的側面映出羽蛇神形態的陰影。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國外旅客以及墨西哥本國民眾會在每年的春分與秋分時刻親身到奇琴伊察遺址見證這個奇特的現象。能夠在千年之前如此藝術地將曆法概念與計算融入建築之中,想想實在覺得不可思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關鍵時刻」(對,就是你想的那個劉寶傑主持的節目!) 中的討論段落,當中有影片實際呈現羽蛇神陰影出現時的樣貌。

奇琴伊察

這座金字塔並不是很高,高度才不到25公尺,但卻建造得極為工整且精細對稱。有實際建物如此,也難怪世人對於馬雅文明的天文曆法與數學總是擁有莫大的興趣。回首想想2012年前後,眾多報章雜誌與媒體一窩蜂地討論馬雅曆法中的末日預言,幾乎可視為是一種對於未知事物感到好奇的群眾瘋狂現象。

據導遊所述,一開始這座金字塔是以月亮曆法為基礎建造的「月亮金字塔」。隨著時光遞嬗,聚落規模擴大之後,馬雅人有層層擴建金字塔的習慣。因此,他們在奇琴伊察原先的月亮金字塔外再以「哈布曆 (Haab,馬雅的太陽曆)」為基礎,增建了一層「太陽金字塔」。先前旅遊墨西哥城時,我也曾經參觀過其近郊的特奧蒂瓦坎日月金字塔。看來中美洲文明對於太陽曆與月亮曆都有非常深入的鑽研瞭解。

奇琴伊察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眾人朝著金字塔拍手時周遭會回傳類似鳥鳴的聲響。有一說是群眾集會時可以拍手號召人潮聚攏。整座遺址周邊不時看到導遊帶領遊客用力拍掌體驗這個精巧的設計概念。

這個金字塔有兩側尚未修繕完成,還完整保持了當年開挖出來之後的礫石散落樣貌,階梯錯亂不平。現場也可以見到復原技工正在加強修葺工事。或許我們可以期待,未來這座著名的遺址會留下半面或一面不做修復,讓後來的遊客們也有幸看看它承載歷史度過千年風霜磨蝕後的真實相貌。

奇琴伊察
未完成修繕的一面

結語

奇琴伊察不是歷史上最強盛的馬雅城邦,El Castillo 羽蛇神金字塔也不是馬雅文明中最高或規模最大的金字塔,但是這個遺址很完整地保留各項建物與設施,讓現代人透過考據歷史搭配想像力得以略略一窺神秘的馬雅文明。如有機會至坎昆享受墨西哥特有的食物、沙攤及各式風情,別忘了把握機會一道順遊馬雅文明遺址,而奇琴伊察會是名氣、交通、時間與金錢成本各項考量要素中穩居前段的好選擇。

奇琴伊察